根据区教育局《东营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》要求,胜利胜华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,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,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劳动教育工作,现总结如下:
一、高度重视,加强领导。
学校领导班子认真解读实施方案,统一思想,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的重要作用,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统一领导,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。
组长:
成员:
具体工作由德育处协同教导处组织实施。
二、积极探索,形成“六个一”劳动教育体系。
学校结合文件要求及学校自身实际情况,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探索研究,初步形成胜华小学“六个一”劳动教育体系,即:每周一节综合实践课、每人校内一个劳动岗位、每天完成一项家务劳动、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区志愿劳动、一个校内劳动实践基地、一个校外劳动教育基地。
1、每周一节综合实践课。
严格落实省教育厅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》要求,开足开齐开好综合实践课程,学校1-5年级每周确保一节课,其中3-5年级信息技术课单独开设,单周上课,双周为综合实践课。充分利用好课程时间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及劳动实践。
此外,学校还通过特色手工课程、书法篆刻课程、科学等课程渗透劳动教育,提高学生动手能力。
2、每人校内一个劳动岗位。
班级制定详细分工,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劳动岗位,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评比,通过每天的劳动提高学生的自觉劳动意识,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。
3、每天完成一项家务劳动。
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每天在家至少完成一项家务劳动,由家长进行监督记录,通过家务劳动提高了学生的.生活自理能力,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,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。
4、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区志愿劳动。
由各班家委会及志愿服务队组织,定期开展社区志愿劳动,每名学生一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劳动。通过这项活动,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,提高了服务社会的意识。
5、一个校内劳动实践基地。
学校充分发掘校内资源,在校园内开辟了三个果园,分别是山楂园、柿园和枣园,分别由一二年级、三四年级和五年级承包。学生们在老师及园林工人指导下,定期对果树进行除草、浇水、除虫等劳动。秋季到来,果实成熟,同学们又在老师带领下进行采摘和分享,在劳动中得到了体验和收获。
6、一个校外劳动教育基地。
学校地处胜华,华八井也成为胜华小学的德育教育基地,同时也是最好的劳动教育基地。学校每年都会定期开展相关活动。通过听老石油讲述华八井艰难开发过程和当时的工作环境,让同学们感受老一辈石油人的伟大劳动精神,激励着同学们继承并弘扬胜利精神。
通过开展“六个一”劳动教育实践活动,使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意识,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劳动能力,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目前学校的劳动教育体系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,还存在很多不足,如:劳动教育形式还较单一、校外劳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,学校将继续进行研究探索,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,提高劳动教育实效。
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,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