律仪的繁体是:律儀。
律仪的拼音是:lǜ yí。注音是:ㄌㄩˋ一ˊ。结构是:律(左右结构)仪(左右结构)。
律仪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一、词语解释 【点此查看律仪详细内容】
1.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。2.法律和礼节。律仪[lǜyí]⒈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。⒉法律和礼节。
二、基础解释
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。法律和礼节。
三、引证解释
⒈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。引《大乘义章》卷十:“言律仪者,制恶之法,説名为律。行依律戒,故号律仪。”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阿耆尼国》:“经教律仪,既遵印度,诸习学者,即其文而翫之。戒行律仪,洁清勤励。”章炳麟《建立宗教论》:“故如美洲之摩门,印度之溼婆韦纽,之莲华生教,专以不律仪为务者,无足论矣。”⒉法律的礼节。引《镜花缘》第二二回:“如今腹中只剩几段‘大唐律仪注单’,还有许多买办账。你要考他律例算盘,倒是熟的。”
四、辞典修订版
佛教的戒律和威仪。唐.李公佐《谢小娥传》:「爰自入道,衣无絮帛,斋无盐酪,非律仪禅理,口无所言。」
五、关于律仪的造句
1、这一天一切僧众均精持律仪,身,口,意三业清净,这时设斋供三宝,功德最为殊胜。
2、佛经中虽有念珠的经典和记载,但念珠不是佛教所创,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中亦无念珠,不包括在“比丘十八物”中。
3、佛珠本不是佛教始创,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佛珠的记载。
4、沙门悟空,原为唐遣罽宾国中使张韬光部下左卫别将,出家后于迦湿弥罗受具足戒,并习律仪,学梵语,游礼诸寺。
5、有人讲修行是修心,只要心好就行了,于是放浪形骸,无视律仪,这是“狂禅”的一种表现。
6、唐肃宗至德二年,悟空二十九岁,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,研究根本律仪,并在各地流浪,遍访名寺名塔。
六、关于律仪的诗句
Copyright © 2019- pqdy.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-6
违法及侵权请联系:TEL:199 1889 7713 E-MAIL:2724546146@qq.com
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