菹醢的简体是:菹醢。
菹醢的拼音是:zū hǎi。注音是:ㄗㄨㄏㄞˇ。结构是:菹(上下结构)醢(左右结构)。
菹醢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一、引证解释 【点此查看菹醢详细内容】
⒈亦作“葅醢”。⒉肉酱。引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饌于房中,醯酱二豆,菹醢四豆。”唐参寥子《<阙史>序》:“﹝《闕史》﹞共五十一篇……时或一览,犹味之有葅醢也。”⒊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。后亦用以泛指处死。引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后辛之菹醢兮,殷宗用而不长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聂政之所以名施於后世者,其姊不避菹醢之诛,以扬其名也。”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臣卬奉法不谨,惊骇百姓,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,敢请菹醢之罪。”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吾等之命,同于朝露,若至高阳,必为菹醢。”柳亚子《闻宁太一恶耗痛极有作》诗:“早识兴朝葅醢急,不应左袒倡亡秦。”
二、网络解释
菹醢菹醢为古代酷刑。把人剁成肉酱。传说此刑滥觞于上古时代两个最著名的暴君桀和纣。汉以后,历代正刑中再不见“菹醢”之名,但此刑实际并没有真正被废除。比如在曹魏、汉法的三族之刑有时也被用来惩罚那些“谋反大逆”者,但事出于临时,不著律令。
三、汉语大词典
亦作“菹醢”。(1).肉酱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馔于房中,醯酱二豆,菹醢四豆。”唐参寥子《〈阙史〉序》:“﹝《阙史》﹞共五十一篇……时或一览,犹味之有菹醢也。”(2).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。后亦用以泛指处死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后辛之菹醢兮,殷宗用而不长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聂政之所以名施于后世者,其姊不避菹醢之诛,以扬其名也。”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臣卬奉法不谨,惊骇百姓,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,敢请菹醢之罪。”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吾等之命,同于朝露,若至高阳,必为菹醢。”柳亚子《闻宁太一恶耗痛极有作》诗:“早识兴朝菹醢急,不应左袒倡亡秦。”
四、其他释义
古代酷刑。把人剁成肉酱:聂政之姊不避菹醢之诛,以扬其弟之名。
五、关于菹醢的成语
六、关于菹醢的诗句
Copyright © 2019- pqdy.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-6
违法及侵权请联系:TEL:199 1889 7713 E-MAIL:2724546146@qq.com
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