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有听说过鼻炎按摩法,它是可以用于治疗鼻炎的,但是具体的方法我们就不清楚了。那么下面我们介绍鼻炎的按摩方法是什么?
治疗鼻炎的穴位按摩,具有疏经通窍、活血止痛等功效,对鼻炎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的作用。
穴位按摩具体操作方法是:将拇指(或食指、中指)的指腹按在穴位上,用手指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按压。每个穴位按揉100—200下,按揉时手指要有一定力度。
在进行穴位按摩时,可采用多种手法,如按摩头部、身上两侧的穴位,可用双手食指(或中指)分别在左右两侧对称的穴位上按摩;按摩头后部穴位,如风池穴,要用双手支撑颈后,用拇指按摩。按摩最好每日进行两次,早晚各一次,持之以恒。
(1)风池(足少阳胆经)定位:在项部,当枕骨之下,与风府相平,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。主治:头痛,眩晕,颈项强痛,目赤痛,目泪出,鼻渊,鼻衄,热病,感冒。
(2)鼻通(经外奇穴)主治:鼻炎,鼻窦炎,过敏性鼻炎,头痛。位置:位于面部,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,近处鼻唇沟上端处。
(3)迎香(手阳明大肠经穴;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交会穴)位置:鼻翼外缘中点旁,鼻唇沟中。主治:鼻炎,鼻塞,口、眼歪斜,鼻衄,鼻息肉。
(4)天府(手太阴肺经)治疗过敏性鼻炎,位置:臂内侧,肱二头肌桡侧缘,腋前纹头下展3寸处。主治:气喘,鼻衄,上臂内侧痛。
(5)三间(手阳明大肠经:输穴)位置:微握拳,手食指本节(第2掌指关节)后,桡侧凹陷处。主治:目痛,齿痛,咽喉肿痛,手指及手背肿痛,鼽衄,唇焦、口干,嗜睡。
(6)合谷(手阳明大肠经穴:原穴)位置:手背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,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。主治:(主治面部一切疾病——面、口合谷收),头痛,眩晕,目赤肿痛,鼻衄,鼻渊,齿痛,耳聋,喉痛,口、眼歪斜,咽喉肿痛,胃痛,热病无汗,多汗,上肢病变。
通过上述的讲解现在我们对于鼻炎的按摩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,因此如果我们有轻微的鼻炎也是可以操作试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