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腐营养丰富、鲜嫩爽口、美味无比,有的人主张多吃豆腐。其实,食豆腐并非多多益善,过量食用对健康也有危害。
制作豆腐的大豆,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,它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,但又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。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的缺乏,发生碘缺乏病。
豆腐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为丰富,一次食用过多,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,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,出现腹胀、腹泻等不适症状。
在正常情况下,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,经过代谢变化,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,由肾脏排出体外。人到老年,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,此时,若不注意饮食,大量食用豆腐,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,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,会加重肾脏的负担,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
豆腐含嘌呤较多,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均应慎食。豆腐性偏寒,胃寒者,易腹泻、腹胀之脾虚者,或常有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。
因此,食豆腐应适量,不宜天天吃,而且每次食用不要过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