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 现代化养殖将计算机应用于猪场管理,通过软件输入每只母猪的基本信息,电脑能随时间推移跟踪每头母猪的状况,并指示应进行的工作,如配种、疫苗接种和分娩等。
2. 计算机系统不仅存储每头种猪的系谱数据,还能执行系谱分析,辅助评估种猪性能,指导仔猪家系的选定以及选择和配种工作,从而优化猪群质量。
3. 计算机软件可以自动评估种猪表现,并根据特定指标或综合指数排序,有助于识别和淘汰性能不佳的种猪,提升养殖场种猪质量。
4. 该系统记录每头猪的病史和防疫措施,分析猪的抗体水平以监控疾病抵抗力,并通过对死亡数据的分析识别主要致病因素。
5. 电脑管理还能处理供应链信息,包括记录供应商和客户档案,追踪采购和销售记录,生成统计报告,并分析价格趋势及采购销售变化。
6. 中国是世界上生猪产量最大的国家,年产量超过7亿头,占全球肉类消费的60%以上。非洲猪瘟的影响导致猪肉价格飙升,发展现代化养猪业对于保障市场供应、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。
7. 传统养猪方法面临成本高、效率低下和环境问题,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养猪业带来了创新方向。
8. 射频识别(RFID)技术的应用在智能养猪中起到关键作用,特别是在个体识别方面。
9. 尽管中国的农业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,传感、传输和应用层面缺乏统一规范,这限制了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。
10. 国内的智能农业设备发展滞后,存在上市前质量检验不足、稳定性差、维护成本高和技术服务不完善等问题,导致养猪场对智能设备的购买意愿不强。
11. 尽管在养猪场的个体识别、精确饲养和智能环境控制方面机器学习已取得进展,但某些模型和算法尚未达到实际生产的精确指导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