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。
搜索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感遇的国语辞典是什么

感遇的国语辞典是什么

来源: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

感遇的国语辞典是:感念知遇的恩惠。

感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
一、词语解释    【点此查看感遇详细内容】

感遇gǎnyù。(1)对他人的知遇表示感激。(2)对自己命运的感慨。(3)对所遇事物的感慨。

二、引证解释

⒈感激知遇。引晋庾亮《上疏乞骸骨》:“且先帝谬顾,情同布衣,既今恩重命轻,遂感遇忘身。”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明帝纪六》:“琪,梁之故相,私怀感遇,叙彦威在梁歷任,不欲言伪梁故也。”明皇甫汸《奉答子安兄》诗:“感遇兴长謡,来章缅幽契。”⒉对所遇事物的感慨。引唐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又有事物牵於外,情理动於内,随感遇而形於叹咏者一百首,谓之‘感伤诗’。”⒊感应遇合。引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三》:“林塘知其异人,因问以神仙感遇之事。”

三、综合释义

感激知遇。晋庾亮《上疏乞骸骨》:“且先帝谬顾,情同布衣,既今恩重命轻,遂感遇忘身。”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明帝纪六》:“琪,梁之故相,私怀感遇,叙彦威在梁歷任,不欲言伪梁故也。”明皇甫汸《奉答子安兄》诗:“感遇兴长謡,来章缅幽契。”对所遇事物的感慨。唐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又有事物牵於外,情理动於内,随感遇而形於叹咏者一百首,谓之‘感伤诗’。”感应遇合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三》:“林塘知其异人,因问以神仙感遇之事。”感遇[gǎnyù]感念知遇的恩惠。《晋书.卷七三.庾亮传》:「既今恩重命轻,遂感遇忘身。」《旧五代史.卷四零.唐书.明宗本纪》:「琪,梁之故相,私怀感遇,叙彦威在梁历任,不欲言伪梁故也。」感慨。唐.张九龄〈感遇〉诗一二首之一一:「至精无感遇,悲惋填心胸。」唐.白居易〈与元九书〉:「又有事务牵于外,情性动于内,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,谓之感伤诗。

四、其他释义

①感激知遇:蒙感遇之恩|私怀感遇。②对所遇事物的感慨:深为感遇|感遇之作。

五、关于感遇的成语

感遇忘身  千载难遇  哀感天地  多情多感  感激不尽  感今怀昔  

六、关于感遇的词语

感遇忘身  知遇之感  千载难遇  同舟遇风  遇水架桥  流离遇合  

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感遇的详细信息

Copyright © 2019- pqdy.cn 版权所有

违法及侵权请联系:TEL:199 1889 7713 E-MAIL:2724546146@qq.com

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