佾舞生的造句是:在演礼上,七十余名中外师生身穿古代释奠礼服装,以献官、陪祭官、执事、佾舞生等鲜明形象手捧笏板、翟龠,依次步入祭祀会场。
佾舞生的拼音是:yì wǔ shēng。注音是:一ˋㄨˇㄕㄥ。结构是:佾(左右结构)舞(上下结构)生(独体结构)。
佾舞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一、词语解释 【点此查看佾舞生详细内容】
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,文的执羽箭,武的执干戚,合乐作舞。又叫“乐舞生”,简称“佾生”。佾舞生[yìwǔshēng]⒈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,文的执羽箭,武的执干戚,合乐作舞。又叫“乐舞生”,简称“佾生”。
二、引证解释
⒈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,文的执羽箭,武的执干戚,合乐作舞。又叫“乐舞生”,简称“佾生”。
三、网络解释
佾舞生yìwǔshēng
四、其他解释
简称佾生、舞生,亦称乐舞生。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时担任乐舞之童生也。有文舞生及武舞生之别。舞时,文舞生执羽箭,武舞生执干戚,依乐声之节奏,俯仰屈伸以作舞。《清会典事例》:「凡佾舞,武舞之佾八,文舞之佾八,使以五卒以文,惟先师庙,文昌庙其佾六,设文舞,不设武舞。曲阜文庙,额设乐舞生一百五十四名,由衍圣公就庙户佃户之子弟选充,每遇考试,准取四名入学。直省府州县文庙,额设三十六名,外加四名,由州县会同教官考选院试录遗之童生充之,呈报学政,学政得取其文理通顺者,发学充补,免其州县两试、一体院试。」
五、关于佾舞生的成语
六、关于佾舞生的词语
Copyright © 2019- pqdy.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-6
违法及侵权请联系:TEL:199 1889 7713 E-MAIL:2724546146@qq.com
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