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举的拼音是:míng jǔ。
明举的注音是:ㄇ一ㄥˊㄐㄨˇ。结构是:明(左右结构)举(上下结构)。词语解释是:公开选拔。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明举[míngjǔ]⒈公开选拔。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引证解释是:⒈公开选拔。引汉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诸生所谓中直者,遭时蒙幸,备数适然耳,殆非明举所谓,固未可与论治也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檄移》:“又州郡徵吏,亦称为檄,固明举之义也。”⒉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引《后汉书·张禹传》:“歷行郡邑,深幽之处莫不毕到,亲録囚徒,多所明举。吏民希见使者,人怀喜悦。”。综合释义是:公开选拔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诸生所谓中直者,遭时蒙幸,备数适然耳,殆非明举所谓,固未可与论治也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檄移》:“又州郡徵吏,亦称为檄,固明举之义也。”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《后汉书·张禹传》:“歷行郡邑,深幽之处莫不毕到,亲録囚徒,多所明举。吏民希见使者,人怀喜悦。”。7、汉语大词典是:(1).公开选拔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诸生所谓中直者,遭时蒙幸,备数适然耳,殆非明举所谓,固未可与论治也。”南朝梁刘协《文心雕龙·檄移》:“又州郡徵吏,亦称为檄,固明举之义也。”(2).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《后汉书·张禹传》:“历行郡邑,深幽之处莫不毕到,亲录囚徒,多所明举。吏民希见使者,人怀喜悦。”。8、其他释义是:1.公开选拔。2.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
明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一、词语解释 【点此查看明举详细内容】
公开选拔。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明举[míngjǔ]⒈公开选拔。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
二、网络解释
明举明举,拼音míngjǔ,是一个汉语词汇,释义为公开选拔、察其情,明其冤。
三、综合释义
公开选拔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诸生所谓中直者,遭时蒙幸,备数适然耳,殆非明举所谓,固未可与论治也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檄移》:“又州郡徵吏,亦称为檄,固明举之义也。”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《后汉书·张禹传》:“歷行郡邑,深幽之处莫不毕到,亲録囚徒,多所明举。吏民希见使者,人怀喜悦。”
四、其他释义
1.公开选拔。2.谓察其情,明其冤。
五、关于明举的造句
1、文明之都,礼仪之邦。博爱之心,永世留芳。仁义忠孝,当仁不让。转发短信,一起提倡。助人善举,无量功德。文明举止,心灵高尚。文明之火,把心照亮!
2、我们班的同学个个温文尔雅、知书达理的,因此我们班被学校评为“文明举止模范班级”。
3、俄罗斯人的文明举止,一切那么自然,像流水一样流淌着,随同呼啸的列车在莫斯科地下迸涌着。
4、在昆明举办的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,夺得铁饼银牌和铅球铜牌的沈亚林与其他运动员、教练员一起走出机舱时,受到人们热烈祝贺和欢迎。
5、礼仪风尚是映射优雅的镜,诚信友善是滋润心灵的泉,爱心传递是登堂入室的梯,团结互助是遮风蔽雨的伞,文明举止是传唱四方的歌。行文明事,做文明人!
6、这一方面说明锦标主义具有极大的负作用,另一方面也说明举国并不值得推崇。
六、关于明举的诗词
<<《次韵仲明举西郊别墅》>> <<《寄王褒伯和明举韵》>> <<《七月二十八日蒲大受仲明举偶来会宿三首》>> <<《寄王褒伯和明举韵二首》>> <<《寄王褒伯和明举韵二首》>> <<《七月二十八日蒲大受仲明举偶来会宿》>>
Copyright © 2019- pqdy.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-6
违法及侵权请联系:TEL:199 1889 7713 E-MAIL:2724546146@qq.com
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