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。
搜索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礼义诗句是什么

礼义诗句是什么

来源: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

礼义的相关诗句是:我生礼义乡、礼义智信融为仁、礼义智信融为仁。

礼义的拼音是:lǐ yì。注音是:ㄌ一ˇ一ˋ。结构是:礼(左右结构)义(独体结构)。

礼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
一、引证解释    【点此查看礼义详细内容】

⒈礼法道义。礼,谓人所履;义,谓事之宜。引《诗·卫风·氓序》:“礼义消亡,淫风大行。”《礼记·冠义》:“凡人之所以为人者,礼义也。礼义之始,在於正容体,齐颜色,顺辞令。容体正,颜色齐,辞令顺,而后礼义备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至文帝时,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,废礼义,捐廉耻。”宋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而朝廷尝奬之以礼义者,晚节末路,往往怵而为姦。”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有国家者,礼义以为防,城郭甲兵以为固。”⒉同“礼仪”。引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是故先王本之情性,稽之度数,制之礼义。”按《汉书·礼乐志》作“制之礼仪”。汉贾谊《新书·胎教》:“然后,为王太子悬弧之礼义。”卢文弨校注:“义,读为仪。”《汉书·陆贾传》:“於是佗迺蹶然起坐,谢贾曰:‘居蛮夷中久,殊失礼义。’”

二、汉语大词典

(1).礼法道义。礼,谓人所履;义,谓事之宜。《诗·卫风·氓序》:“礼义消亡,淫风大行。”《礼记·冠义》:“凡人之所以为人者,礼义也。礼义之始,在于正容体,齐颜色,顺辞令。容体正,颜色齐,辞令顺,而后礼义备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至文帝时,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,废礼义,捐廉耻。”宋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而朝廷尝奖之以礼义者,晚节末路,往往怵而为奸。”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有国家者,礼义以为防,城郭甲兵以为固。”(2).同“礼仪”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是故先王本之情性,稽之度数,制之礼义。”按《汉书·礼乐志》作“制之礼仪”。汉贾谊《新书·胎教》:“然后,为王太子悬弧之礼义。”卢文弨校注:“义,读为仪。”《汉书·陆贾传》:“于是佗乃蹶然起坐,谢贾曰:‘居蛮夷中久,殊失礼义。’”

三、辞典简编版

礼法道义。 【造句】我们应提倡道德,重振礼义,社会才能清明和谐。

四、其他释义

1.礼法道义。礼,谓人所履;义,谓事之宜。2.同'礼仪'。

五、关于礼义的造句

1、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。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。隆礼尊崇礼义

2、恨怨悲苦憎怒嗔,仁爱慈孝礼义廉。是故恨人所以得仁,无爱者必无怨,不慈者必无悲。孝而有苦,憎后耻来,义自怒生,怜人心嗔。夹天地七大苦,破人情七大爱。遂舍善恶之心,得称剑神。孙晓 

3、文明之本,忠孝礼义;文明之首,爱家爱国;文明之实,甘于奉献;文明之真,仁爱友善;文明之心,学而不倦;文明之德,律己宽人!

4、自古做人有忠孝节悌礼义廉耻八节之说,做人而不懂羞耻,从来为人所不齿,被呼之为“忘八”。

5、华夏五千文明史,瑰宝难书若星辰;济弱扶伤善之本,敬老慈幼德为根;明礼守法笑声多,三省吾身日日新;礼义廉耻修身勤,律己诚信文明人。

6、恨怨悲苦憎怒嗔,仁爱慈孝礼义廉。是故恨人所以得仁,无爱者必无怨,不慈者必无悲。孝而有苦,憎后耻来,义自怒生,怜人心嗔。夹天地七大苦,破人情七大爱。遂舍善恶之心,得称剑神。

六、关于礼义的诗词

<<《萧张·汉高礼义入陵夷》>>  <<《送叶寺·海国民皆兴礼义》>>  <<《论语绝句·大都礼义本人情》>>  

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礼义的详细信息

Copyright © 2019- pqdy.cn 版权所有

违法及侵权请联系:TEL:199 1889 7713 E-MAIL:2724546146@qq.com

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